明惠皇后挽歌词四十首 其十七

身尊恒率礼,名正更持谦。
椒掖坤仪正,天庭母训严。
鸿名登玉简,遗像入霜缣。
异日朝陵处,应须启镜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明惠皇后挽歌词四十首 其十七》是由金朝的赵秉文创作,属于一首悼念古代皇后的古体诗词。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看法及情感表达。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歌:

  1. 作者简介
  • 赵秉文,金朝诗人、文学家,生活在金章宗时期,是当时著名的文人之一。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社会现实为主题,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到的审美观。
  1. 诗歌原文
    身尊恒率礼,名正更持谦。
    椒掖坤仪正,天庭母训严。
    鸿名登玉简,遗像入霜缣。
    异日朝陵处,应须启镜奁。

  2. 诗歌赏析

  • 身尊恒率礼:表达了皇后在国家中崇高的地位以及她遵循传统礼仪的形象。
  • 名正更持谦:指出了皇后虽然地位崇高,但依然保持谦虚的态度,体现了她的美德。
  • 椒掖坤仪正:描述了皇后在后宫中扮演的角色及其行为的端正和规范。
  • 鸿名登玉简:暗示了皇后的名声远扬,如玉之清白,被记录于册封的重要文献之中。
  • 遗像入霜缣:可能指的是皇后死后,人们为她制作画像,如同进入寒冷的冬天一般。
  • 异日朝陵处:表达了对皇后未来归宿之地的想象,暗示她将在另一个地方得到安息。
  • 应须启镜奁:可能是借用“镜奁”来比喻皇后去世后,后人对她的评价和记忆将会长久保存。

赵秉文的《明惠皇后挽歌词四十首 其十七》不仅是一首悼念古代皇后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记载,反映了金代社会的某些面貌和文化特质。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金代宫廷生活的一部分细节和女性角色的社会期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