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亭高压冷云堆,九日登临贳酒杯。
魏国河山残照在,梁王台殿野花开。
鸥从白水明边没,雁向青天尽处回。
未必龙山如此会,座中三馆尽英才。
九日会极目亭
介绍
《九日会极目亭》是金代诗人赵秉文所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还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与现实交融的独到见解,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传达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诗歌的开头部分“孤亭高压冷云堆”,诗人以“孤亭”作为开篇,营造出了一种孤独而高耸的意境,“高压”则形容其气势不凡,仿佛可以压制周围的一切。接着,“冷云堆”不仅描绘了天气的寒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冷静与超然。这种用词既形象又含蓄,让读者能够立刻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
“九日登临贳酒杯”一句中,“九日”指的是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在这里,诗人不仅庆祝了节日,更是在登高望远的过程中寻找心灵的慰藉。通过“贳酒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酒的热爱以及在欢聚时刻畅饮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认识。
诗中的“魏国河山残照在,梁王台殿野花开”两句,则是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他提到了魏、梁两国的遗迹,这不仅是对他家乡的一种怀旧,也是对历史的尊重。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怀。
“鸥从白水明边没,雁向青天尽处回”这两句,则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鸥鸟在清澈的水边消失,大雁则向着天际飞去,这些自然画面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命轮回的感慨。
“未必龙山如此会,座中三馆尽英才”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一种自信与期待。他认为即使没有如诗中描绘的那样美好的聚会,在座的各位才华横溢的人才也不会逊色。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不仅显示了诗人的个人魅力,也体现了他对于未来的美好祝愿。
《九日会极目亭》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以及对人才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首诗不仅值得细细品味,更应当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