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不可见,云自洞中出。
为雨济人间,归时杳无迹。
游崆峒四绝 其一 青龙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崆峒四绝·其一·青龙峒》是金代赵秉文的作品,描述了青龙峒的景色和神秘氛围。赵秉文的这首作品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青龙峒那难以捉摸的云雾,以及它们对人间的恩赐与神秘的消逝。
青龙峒作为崆峒山上的一个著名景点,以其壮观的自然景观而闻名。赵秉文在作品中提到的“青龙不可见”表明,尽管游客能够看到云气从洞口涌出,但真正的青龙形象并不可见。这种描述增加了游览青龙峒时的神秘感和探索的欲望。同时,“为雨济人间,归时杳无迹”不仅表达了青龙峒降雨滋润大地的功德,还体现了自然界的无常与变化,使得青龙峒的神奇之处更添几分哲理意味。
从艺术手法角度来看,这首诗采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真实又超现实的世界。例如,“云自洞中出”这一描写虽然具有实感,但随后的“归时杳无迹”又让人感觉到这些云气像是凭空而来又突然消散,给读者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这种写法不仅增强了诗的表达效果,也加深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从历史文化背景上讲,青龙峒不仅是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历史上,它曾是道教名山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赵秉文的这首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通过对青龙峒的描述,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传递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保护意识。
《游崆峒四绝·其一·青龙峒》是一首富有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青龙峒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文化之间的深刻联系。无论是对于自然爱好者还是文学爱好者而言,这首诗都是一次难得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