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二首 其二

山城过雨怯衣单,清晓楼头六月寒。
却唤奚奴添半臂,要乘凉气倚栏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楼上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于公元762年(广德二年)春,当时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此诗描写了作者登上城头远眺的情景。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楼外景色图,后两句则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一、原文及翻译

1. 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翻译

太阳依傍着山脉慢慢落下,黄河之水向大海汹涌奔流。要想看得更远一些,应当再登上一层楼去。

二、诗句解析

1. 白日依山尽

  • 白日:这里指太阳,象征光明和时间。
  • 依山尽:太阳最终依傍着山峦消失在地平线以下,表示一天结束。
  • 通过这个画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观的变化。

2. 黄河入海流

  • 黄河:中国第二长河,源出青海省玛曲县,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注入渤海。
  • 入海流:黄河流入海洋,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的循环。
  • 这句诗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象,同时寓意了历史的长河和人类活动的连续性。

3. 欲穷千里目

  • 欲:希望。
  • 穷:达到、穷尽。
  • 千里目:形容视野非常开阔。
  • 这一句反映了诗人想要超越眼前的局限,追求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远的思考。

4. 更上一层楼

  • 更:更加、更进一步。
  • 上:登高、上升。
  • 这一层比之前的更高,意味着不断向上提升自己的境界和认识。
  • “更上一层楼”常用来比喻人应该不断地努力向上,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标。

三、艺术特色

1. 意象丰富

  • 诗歌运用了许多意象,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些意象都富有画面感,能够引发读者的想象力。
  •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宏大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哲学思考。

2. 语言凝练

  •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精炼,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挑选,使得整首诗既具有美感又充满哲理。
  • 诗人通过寥寥数语,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深远的意义,体现了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3. 情感深沉

  • 这首诗蕴含着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 诗人的情感深沉而内敛,不轻易表露,但通过文字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

四、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

1. 历史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晚年,经历了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他的许多作品都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 在战乱频繁的时代背景下,杜甫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和平的向往。

2. 文化价值

  • 这首诗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中华文化中“登高望远”主题的体现。
  • 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心,以及他们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文化理念。
  • 这首诗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经典之作,被后人传颂和学习。

《楼上二首·其二》作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才华,也体现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