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吹雨水生寒,荷盖倾珠下芡盘。
惊起鹭鸶眠不得,冲烟飞过蓼花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斜风吹雨水生寒,荷盖倾珠下芡盘。
惊起鹭鸶眠不得,冲烟飞过蓼花滩。
《中秋日郊外遇雨》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中秋,时刘禹锡在朗州(今湖南常德),因被贬谪而心情郁闷,于是写了此诗。
全诗如下:
”`
八月十五夜,
秋高气爽空。
月到中秋分外明,
人道是“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亮和人们的情感。首句写中秋之夜,天气晴朗。第二句写月到中秋分外明亮。第三四句写赏月的人在一种怀念远方亲友、思念亲人入梦的忧思之中;第四句写他们把酒问天,对月寄托自己的情思。最后两句写月光虽美,但自己却不能回家团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