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四绝 其二

祠前缭绕无穷水,竹杪参差不尽山。
极目水穷山尽处,天坛犹在白云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济源四绝 其二》是一组金代诗人赵秉文创作的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赵秉文:字正卿,号闲闲居士,金代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著称。在金朝晚期,赵秉文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颇深。
  1. 诗词原文
  • 祠前缭绕无穷水,竹杪参差不尽山。
  • 极目水穷山尽处,天坛犹在白云间。
  1. 诗词解析
  • 祠前缭绕无穷水:描绘了一座祠庙前,水流曲折蜿蜒,似乎没有尽头。这里“无穷”二字用得极为巧妙,既形容了水的绵延不绝,也隐含了历史的悠久与沉淀。
  • 竹杪参差不尽山:指的是山上的竹子参差不齐,远处的山脉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这句诗通过视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自然美。
  • 极目水穷山尽处:表达了站在高处,凝视远方直到视线所及之处,但仍然无法看到尽头的景色。这里的“穷”字,不仅指视觉上的穷尽,也暗示了探索的无止尽。
  • 天坛犹在白云间:描述了天坛依旧屹立于云层之上的景象,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也是对历史沧桑感的一种抒发。

《济源四绝 其二》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蕴和哲学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文字,更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