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四绝 其四

玉柱峰前紫翠堆,道人架竹引泉来。
穿云络石无人见,下赴龙门作怒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行四绝·其四》是宋朝赵秉文的一首七绝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1. 诗人简介:赵秉文,字周臣,号闲闲居士,金代学者、书法家。他的一生经历了金朝的兴衰更替,对文化事业有着深厚的贡献。赵秉文的作品在艺术上展现了深厚的造诣,其诗句流畅自然,情感饱满且富有哲理。

  2. 诗词原文
    玉柱峰前紫翠堆,道人架竹引泉来。
    穿云络石无人见,下赴龙门作怒雷。

  3. 诗意解析

  • 玉柱峰前紫翠堆:描述了山峰的雄伟以及山上植被的茂盛。“紫翠堆”形容山色如锦绣般绚丽多彩,而“玉柱峰”则指那高耸入云的山峰,形象地描绘出山峰的挺拔与峻美。
  • 道人架竹引泉来:通过“架竹引泉”这一动作,表达了道士利用竹子搭建渠道引水入山的情景。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 穿云络石无人见:形容瀑布从岩石间飞流而下,仿佛云雾缭绕,给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这里的“无人见”可能意味着瀑布的壮丽和壮观难以被旁人完全察觉或理解。
  • 下赴龙门作怒雷:最后一句将视角拉回到瀑布本身,描绘了水流冲击岩石后形成的惊涛骇浪,犹如雷霆万钧。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赵秉文的《山行四绝·其四》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感情吸引了后世读者,而且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人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观念,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