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李平父

妙画清诗绝点尘,丹青才了已无身。
钓台即是西州路,长使羊昙泪满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哀李平父》是金代诗人赵秉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内涵,成为古代文学的瑰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背景:《哀李平父》创作于金代,具体年代不详。赵秉文在这一时期的政治生涯颇为复杂,他在金朝担任翰林学士、同修国史等职务,经历了五朝更迭。他的一生虽历经宦海沉浮,却始终保持着对学问和书法的热爱,未曾放弃过手头的工作。这种执着和坚守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厚的情感基础。

  2. 诗歌原文:妙画清诗绝点尘,丹青才了已无身。钓台即是西州路,长使羊昙泪满巾。

  3. 诗歌赏析: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首句“妙画清诗绝点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以及他笔下景物的纯净与高远。第二句“丹青才了已无身”则通过“丹青”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技艺的淡泊与超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第三句“钓台即是西州路”以地理位置的描绘,增添了诗歌的空间感和历史感。最后一句“长使羊昙泪满巾”,更是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经历的感慨。

《哀李平父》不仅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意味和个人情感。它是金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对于研究金代文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而言,此诗的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