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太白登览

扁舟过海岛,风便一日耳。
咫尺不可期,波涛四十里。
朅来鸡山下,共浴桃花汤。
洗尽尘土骨,心期云水乡。
夜梦挂席南斗傍,金山寺影水中央。
海云嘘蜃化楼阁,撞钟击鼓闻海阳。
施食狎鸥沾法味,衔花驯鹿散天香。
夕阳万顷鹘没处,水涵天影青茫茫。
临风朗咏太白句,鸟飞不尽吴天长。
海山道人种白玉,碧眼方瞳照岩谷。
遗我天书三十六,模糊尘眼不可读。
醉乘天上紫玉麟,一问东海青童君。
天风吹衣毛骨冷,银河倒浸扶桑云。
麻姑两鬓垂秋霜,人闲沧海变耕桑。
归来笑抚灵松下,春风几度桃花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仿太白登览》是元代赵秉文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优美的文字,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佳作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 扁舟过海岛,风便一日耳。咫尺不可期,波涛四十里。朅来鸡山下,具浴桃花汤。洗尽尘土骨,心期云水乡。夜梦挂席南斗傍,金山寺影水中央。海云嘘蜃化楼阁,撞钟击鼓闻海阳。施食狎鸥沾法味,衔花驯鹿散天香。
  1.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仿太白登览》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内心的豪迈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如“海云嘘蜃化楼阁”和“海云嘘蜃化楼阁”等,生动地描绘了海上的景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 情感表达:诗中的主人公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通过对自然的赞美,诗人抒发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 文化内涵: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元代的文化特征,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理想境界,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图景。
  1. 诗歌背景
  • 赵秉文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但他的作品往往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他通过创作《仿太白登览》等作品,向读者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 在古代中国,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能够通过文字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赵秉文的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也在思想内容上有着深远的意义。

《仿太白登览》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歌,它不仅是赵秉文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当时社会背景下文化氛围的反映。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