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儒事章句,去道利乃倍。
桓谭谓子云,此事今独乃。
岱岳小天下,齐鲁复何在。
会当登日观,一目了沧海。
送李按察十首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秉文的《送李按察十首·其三》是一首宋代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李按察的深厚情感和对其未来的期许。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简介:赵秉文,宋朝时期的文学家,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受到后世赞誉。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他对时事的关注以及对民生的关怀,体现了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怀。
原文翻译:这首诗的原文是:“汉儒事章句,去道利乃倍。桓谭谓子云,此事今独乃。岱岳小天下,齐鲁复何在。会当登日观,一目了沧海。”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意为:汉代的学者们只是拘泥于文字的注解,而忽略了道德的重要性;桓谭曾说孔子的言论,现在只有你能做到这样。泰山虽小却能包容天下,但齐鲁两州又在哪里呢?将来一定要登上日观峰,一眼望尽大海的辽阔。
作品赏析:赵秉文的这首诗通过对朋友即将踏上的新旅程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通过对比“汉儒”与“子云”(孔子)的不同行为,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和实践的必要性。同时,诗人通过对泰山和小天下的比喻,展现了对友人志向和抱负的认可。
写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面临着重重困难。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赵秉文依然坚持自己的文学理想,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学作品,展现了他作为文人的责任和担当。
《送李按察十首·其三》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传承。它不仅展现了赵秉文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这首诗不仅是对李按察的送别,更是对他未来成就的期望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