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郡先主庙二首 其二

当时五丈桑,墙头摇羽葆。
草木尚有情,人心不如草。
缅怀车盖翁,三顾隆中老。
乾坤一草庐,鼎足事已了。
艰危奉命际,流涕出师表。
一时会风云,千古事蘋藻。
野农复何知,尚说官家好。
筳卜传神语,瓦釜荐行潦。
泸水耕馀村,范阳行处道。
天留西日迟,地狭东风早。
风霜惨燕雁,岁月愁蜀鸟。
亦复梁父吟,尘埃惊潦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涿郡先主庙二首·其二》是赵秉文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涿郡先主庙的景象,表达了对刘备三顾茅庐的怀念,同时抒发了作者对历史风云变幻的感慨和对民间百姓生活的关注。在探讨这首诗之前,首先需要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赵秉文是金朝时期的文学家,他在元代的文学作品中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涿郡先主庙二首·其二》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诗中的“当时五丈桑”可能指的是涿郡地区的桑田,而“墙头摇羽葆”则形容了庙宇的古朴与庄重。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述,诗人试图传达出对于历史的回顾以及对英雄人物的缅怀之情。

从诗的结构来看,此诗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描绘庙宇的建筑特色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构建了一种庄严而静谧的氛围;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刘备三顾茅庐的历史典故的回顾,表达了对于忠诚与智谋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这种结构上的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而有力量。

在分析诗歌的语言艺术方面,赵秉文的用词精炼而富有象征意味。例如,“乾坤一草庐”,这里的“乾坤”象征着宏大的世界或宇宙,而“草庐”则代表了简陋但充满智慧与策略的居所。这样的比喻不仅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其精神风貌的崇敬。

从这首诗所蕴含的思想深度来看,它不仅仅是一首表达怀旧和赞美之作,更是一部具有时代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作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历史变迁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民生活状态的关注。这种深刻的思想内容,使得《涿郡先主庙二首·其二》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文献和文化遗产。

《涿郡先主庙二首·其二》是赵秉文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重要作品。通过对诗中景象和情感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历史和文化意义,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造诣。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英雄的一种怀念,也是对后世的一种启示,提醒人们要珍惜过去,展望未来,并在变化莫测的历史长河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