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繁台寺

九日独何日,寒花发幽芬。
波澄无馀滓,天清廓游氛。
雕翼盘迅风,鸿响厉层云。
我与二三友,意适同酣醺。
南登歌吹台,一吊信陵君。
捐躯赴赵壁,谈笑却秦军。
夷门今安在,草没侯嬴坟。
我亦感激士,白首羞论文。
禁中有颇牧,慷慨志奇勋。
登临送将归,无为怆离群。
苍茫视八极,烟霭何纷纷。
怀士抚长剑,怅然日西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登繁台寺》是金代赵秉文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1. 作者介绍:金代赵秉文,字周臣,磁州滏阳人,号闲闲老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历仕五朝,从政期间以宽简著称。他性好学,自幼至老未尝一日废书,有《资暇录》、《滏水集》等著作传世。

  2. 诗词原文
    九日独何日,寒花发幽芬。 波澄无馀滓,天清廓游氛。 雕翼盘迅风,鸿响厉层云。 我与二三友,意适同酣醺。南登歌吹台,一吊信陵君。捐躯赴赵壁,谈笑却秦军。夷门今安在,草没侯嬴坟。我亦感激士,白首羞论文。

  3. 作品赏析:赵秉文的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景物和人物,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其中,“南登歌吹台”、“捐躯赴赵壁”等句,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而“我亦感激士,白首羞论文”则反映了诗人对个人才华的自省与反思。

《九日登繁台寺》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读者,更因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文化价值而被世人传颂。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赵秉文的文学成就以及其在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