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鲁直书黄庭经

太清虚皇玉景经,琅函琼笈秘始清。
囊以云锦金钿扃,四神守卫诃百灵。
中夜一气存黄庭,玄霜琼膏灌子形。
方瞳绿发魂魄宁,上寿千岁下百龄。
天书夜降敕六丁,控驾三素乘风泠。
凤笙龙管超冥冥,扬旌抗旆耀飞星。
八威吐毒驱电霆,掷火万里流金铃。
仙人拂石劫不停,笑视人世风中萤。
世闲醉梦纷膻腥,三尸调汝丹田螟。
有如尾闾泄沧溟,一朝神离鸟飞瓶。
涪翁书法出兰亭,名书此经实自铭。
开卷恍然如酒醒,养生新发庖丁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鲁直书黄庭经》是金代赵秉文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背景
  • 赵秉文简介:赵秉文,字周臣,号闲闲老人,生于磁州滏阳(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卒于元太祖成吉思汗元年(1216年)。他是金朝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赵秉文在金朝历任礼部尚书等职,并在政治和文学上均有建树,其作品流传至今,影响深远。
  1. 诗歌原文
  • 太清虚皇玉景经,琅函琼笈秘始清。
  • 囊以云锦金钿扃,四神守卫诃百灵。
  • 中夜一气存黄庭,玄霜琼膏灌子形。
  1. 诗歌内容解析
  • 神秘与尊崇:诗中的“太清虚皇玉景经”,象征着一种至高无上的神圣与清净。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崇敬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道教文化的普遍尊重。
  • 守护与安宁:“四神守卫诃百灵”描绘了一幅守护者的形象,他们如同守护神一般保护着黄庭经不受侵扰。这种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经典文献的珍视和对于秩序的维护。
  • 修炼与长生:通过“中夜一气存黄庭”,诗人传达了对道家修炼和长寿的追求。黄庭经作为道教的重要经典之一,其在诗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代表了追求内在平和与延年益寿的最高境界。
  1. 文学价值与影响
  • 书法艺术的体现:从赵秉文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书法风格受到了宋代苏轼的影响,特别是其行书和草书中的豪放与自由精神。这种风格的书法作品,无疑也为《题鲁直书黄庭经》增添了艺术的魅力。
  • 文化内涵的传播:赵秉文本人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在政治和外交上也有不俗的表现。其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个人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心态。
  1. 历史意义
  • 文化保存的见证:在历史长河中,赵秉文的作品不仅是其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为后世研究金朝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思想观念的反映:《题鲁直书黄庭经》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如对自然的崇拜、对修炼的重视以及对社会秩序的维护,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特征。
  1. 现代价值
  • 启示与借鉴:虽然《题鲁直书黄庭经》创作于千年以前,但它所蕴含的哲理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在现代社会,人们可以从中汲取对自然和谐、内心平静以及精神升华的追求。
  • 文化传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题鲁直书黄庭经》作为金代的文化瑰宝,其传承和发展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也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

《题鲁直书黄庭经》不仅是金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