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二首 其一

冻蕾含香蜡点匀,古来幽谷有佳人。
诗家只怨和羹晚,不道红梅别是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蜡梅二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展现了诗中腊梅的清雅与高贵。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深入解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吴芾(1169—1247),字叔季,号东山居士,是宋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其家族世代为官,因此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吴芾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还擅长书法,被誉为书法大家。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在文学和书法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对后世影响深远。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谁将栗玉刻蜂房,巧向梢头取次妆。
    这两句诗表达了腊梅的精致与美丽,如同用珍贵的玉石雕刻而成,精巧细腻。它巧妙地装饰着树枝的每一处,使其显得格外动人。
  • 羞得江梅都避舍,满园不见一枝芳。
    这句诗描绘了腊梅的独特魅力,使得其他花朵都感到羞愧和退让,整个园子也因此少了一丝芬芳。
  •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腊梅的优雅与高洁,以及其在自然中的独特地位。
  1. 艺术特点分析
  • 比喻手法:诗中巧妙地运用比喻,如将腊梅比作仙子、洞庭春染等,使读者能够更加形象地感受到腊梅的美丽与独特。
  • 对比手法:诗中使用了素英和红艳的对比,突出了腊梅的清雅与高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 情感表达:诗中透露出诗人对腊梅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美好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蜡梅二首·其一》不仅是一首描绘腊梅美丽姿态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还能够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