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公度

瓶有储粮鬓有丝,蹉跎岁晚坐书痴。
辋川画隐王摩诘,锦里诗穷杜拾遗。
应举尚陪新进士,主文半是旧相知。
春闱看决鱼龙阵,未必尖锥胜钝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李公度》是金代刘从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进行深入介绍:

  1. 作者简介:刘从益,字云卿,金代应州浑源(今属山西浑源)人。他精于经学,卫绍王大安元年进士。后历任监察御史、叶县令等职。刘从益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时事的关注和对文学的热爱,尤其是他在任职期间所作出的努力。
  2. 诗歌原文:瓶有储粮鬓有丝,蹉跎岁晚坐书痴。 辋川画隐王摩诘,锦里诗穷杜拾遗。 应举尚陪新进士,主文半是旧相知。 春闱看决鱼龙阵,未必尖锥胜钝锥。
  3. 诗歌解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身的处境及所见所感,表达了一种对现实无奈和对知识的渴望。首句中的“瓶有储粮鬓有丝”,暗示了诗人在岁月流逝中仍坚持读书的情景。第二句“辋川画隐王摩诘,锦里诗穷杜拾遗”则是通过王维和杜甫的画作与诗作,表达了自己对艺术与学问的追求和向往。第三句“应举尚陪新进士,主文半是旧相知”,反映了诗人与官场人士的交往,同时也透露了官场的复杂与人性的冷暖。末句“春闱看决鱼龙阵,未必尖锥胜钝锥”则表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于知识与才能的自信。
  4. 作品评价:《次韵李公度》作为刘从益的代表作品,不仅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反思。该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5. 文化意义:此诗不仅是刘从益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抒发,也是金代文化背景下文人心态的真实写照。它揭示了当时社会知识分子在现实压力下的挣扎与追求,以及他们对理想与现实的复杂情感。

《次韵李公度》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作,更是金代文学和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才情和思想深度,还能更广泛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