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诗李道人嵩阳归隐图

脱却儒冠已自闲,更令家事勿相关。
百钱便挂青藜杖,不看先生纸上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爱诗李道人嵩阳归隐图》是金代诗人麻九畴的一首四言诗,而非宋朝刘勋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李道人辞官归隐,选择在嵩山隐居的生活状态和心路历程,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从艺术风格的角度来看,《爱诗李道人嵩阳归隐图》展现了金代文人追求自然、崇尚隐逸的审美倾向。诗人通过描绘李道人的归隐生活,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云、山川、风、雨等,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歌的语言,也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无限向往。

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道德修养和人格独立的价值观念。《爱诗李道人嵩阳归隐图》通过对李道人归隐生活的描述,传递了一种淡泊明志、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于现代人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和心灵的净化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爱诗李道人嵩阳归隐图》不仅是金代文人隐逸思想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