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村晚望

放眼东原上,风烟接渺茫。
林疏出村落,野迥散牛羊。
天地浮元气,山河半夕阳。
登高一长啸,未觉阮生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村晚望是金朝诗人刘昂霄创作的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及其背后的文化与历史价值:

  1. 作者简介
  • 刘昂霄(1186~1223),字景玄,别号季房,陵川人。尽管科举不第,他仍选择以荫补官,并最终隐居于洛西永宁山水间。这一经历使他有机会深入观察乡村生活,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 诗词原文
  • 放眼东原上,风烟接渺茫。林疏出村落,野迥散牛羊。天地浮元气,山河半夕阳。登高一长啸,未觉阮生狂。
  1. 词句注释
  • “放眼东原上”描绘了一种开阔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
  • “风烟接渺茫”形容了夕阳下的天际线,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美感。
  • “林疏出村落,野迥散牛羊”通过稀疏的树林和散开的牛羊,形象地勾勒出了乡村的自然风貌。
  • “天地浮元气”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生命力的感悟。
  • “登高一长啸”反映了诗人面对壮丽景色时的情感释放。
  1. 白话译文
  • 放眼望去,广阔的平原上,烟雾与天空相连,无边无际。稀疏的树林中露出村庄的影子,远处的草地上散落着牛羊。在夕阳的映照下,大地似乎充满了生机,而诗人站在高处长啸,似乎忘却了世间的纷扰。
  1. 创作背景
  • 元代社会动荡不安,但同时也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和艺术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刘昂霄的《赵村晚望》不仅记录了乡村的自然美景,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1. 名家点评
  • 《赵村晚望》作为刘昂霄的代表作品之一,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感情,受到了后人的高度评价和研究。

在阅读和赏析刘昂霄的《赵村晚望》时,读者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与解读:

  • 历史背景: 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对于把握诗歌的深层含义至关重要。
  • 艺术特色: 注意分析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如比喻、象征等,这些技巧如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情感体验: 体会诗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如对自然的赞美或对故乡的眷恋。
  • 文化价值: 探索《赵村晚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刘昂霄的《赵村晚望》不仅是一首描绘乡村晚景的诗词,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它承载了诗人的生活经验、审美情趣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在现代生活中寻找到心灵的慰藉和智慧的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