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僻和僧静,门闲与昼长。
燕泥朝雨淖,蝶蕊晚风香。
野兴煎诗思,乾愁绕客肠。
青奴如解事,供我莫窗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院僻和僧静,门闲与昼长。
燕泥朝雨淖,蝶蕊晚风香。
野兴煎诗思,乾愁绕客肠。
青奴如解事,供我莫窗凉。
《宿平遥集福寺》的意境与韵味
《宿平遥集福寺》是金代诗人刘涛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其内容涉及作者对集福寺的深刻印象和感慨。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还体现了他内心的感受和对历史遗迹的尊重。
诗中描绘的场景生动而具有画面感。“院僻和僧静,门閒与昼长”,首句便勾勒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寺院氛围。随后,“燕泥朝雨淖,蝶蕊晚风香”则具体描述了寺院在清晨雨后、傍晚微风中的迷人景象,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清新与生机。
刘涛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出自己对于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野兴煎诗思,乾愁绕客肠”反映了他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了丰富的诗意,而“青奴如解事,供我莫窗凉”则流露出他对这份清幽环境的欣赏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整首诗不仅表达了刘涛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反映了他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过往文化遗迹的珍惜。通过对集福寺的描写,刘涛将个人的情感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结合起来,展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通过阅读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刘涛精湛的文学技巧,更能体会到他对生活美学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