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梁挂壁虹霓落,列嶂遥连翡翠鲜。
岩树溪禽尽相嫪,一春踏遍万峰巅。
登嵩山绝顶抵宿卢岩
介绍
《登嵩山绝顶抵宿卢岩》是金代诗人卢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作者、历史背景及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登嵩山绝顶抵宿卢岩》的作者是卢庸,字子宪,金代蓟州丰润人。卢庸是金朝的一位官员,他的仕途颇为坎坷,曾担任过定平县令、陕西按察副使等职位,并在关键时刻为地方做出贡献。他的文学创作也颇为突出,这首《登嵩山绝顶抵宿卢岩》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诗作原文:飞梁挂壁虹霓落,列嶂遥连翡翠鲜。岩树溪禽尽相嫪,一春踏遍万峰巅。
诗作注释:此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壮美的嵩山图景。飞梁、虹霓、翡翠、涧禽等元素共同构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诗中的“一春踏遍万峰巅”则展现了诗人对嵩山的无限热爱与征服之情。
作品赏析: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嵩山的自然景观,通过对飞檐挂壁、列嶂远连等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嵩山的雄伟与秀美。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韵律感和画面感。诗中的“岩树溪禽”等细节描写,更增添了诗歌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感。而结尾处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嵩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春天的喜爱之意。
历史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金朝时期,当时嵩山作为国家的重要山脉,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吟咏。卢庸作为其中的一员,自然也不例外。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艺术特色:在艺术上,这首诗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它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其次,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飞梁、虹霓、列嶂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最后,诗人通过巧妙的构思和布局,使得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既有宏大的山水画面,又有细腻的人文情怀。
《登嵩山绝顶抵宿卢岩》不仅是卢庸文学成就的代表之作,也是研究金代文学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词的魅力,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