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幌半萦香篆细,碧窗斜影月笼纱。
红灯夜对愁魂梦,老尽春庭满树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风幌半萦香篆细,碧窗斜影月笼纱。
红灯夜对愁魂梦,老尽春庭满树花。
《拟回文四首·其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祖籍河内(今河南焦作)。他是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他擅长诗歌骈文,文思敏捷,雅俗共赏。所作诗篇多得名士赏识,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颂。
在这首诗中,作者采用了回文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情感。这种形式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悠久的历史,常见于古诗和对联中。”拟回文四首 其三”中的”拟回文”是指将原文从左至右或从右向左阅读时文字顺序相反的诗句。这种形式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非常常见,如杜甫的《春望》中就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著名的例子。
《拟回文四首·其三》原文如下:
回文锦字论劳拙,劳拙长歌咏所怀。
咏怀七绝吟成后,成后重章又一章。
章章绮语伤君子,子自无愁君莫哀。
哀哀父母生我身,身为臣妾愧无才。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困境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同情之情。通过回文的形式,使得整首诗在阅读时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传统诗歌形式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