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月当秋夜未阑,汉宫高会浃宸欢。
块苏尘世三千界,珠翠瑶光十二栏。
桂实飘香浮寿斝,露华零润溢仙槃。
都人侧听云韶奏,共指天家是广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璧月当秋夜未阑,汉宫高会浃宸欢。
块苏尘世三千界,珠翠瑶光十二栏。
桂实飘香浮寿斝,露华零润溢仙槃。
都人侧听云韶奏,共指天家是广寒。
《应制中秋》是金代诗人阎长言创作的七言律诗,表达了对汉宫高会和广寒宫的美好想象。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信息分析:
作者背景:阎长言,原名子秀,字子秀,生于济南长清,后客居兖州之嵫阳,祖籍山东济南。他年少时便仰慕张忠定的为人,故名咏避卫绍王讳改焉,幼孤时在从祖能处得以自振厉,好学工词赋。他的诗作风格性本豪俊,使酒任气,其作品多有前人句法,且性本豪俊,使酒任气。他在京师更折节,以谨厚见称,酒酣耳热时,其态稍出,曾以第一流自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金代,具体年代不详。据现有资料显示,《应制中秋》是金代诗人阎长言的一首七言律诗。
作品原文:《璧月当秋夜未阑,汉宫高会浃宸欢。块苏尘世三千界,珠翠瑶光十二栏。桂实飘香浮寿斝,露华零润溢仙槃。都人侧听云韶奏,共指天家是广寒。》
《应制中秋》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情,展现了作者对汉宫高会、广寒宫以及中秋节景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