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郭庵主

浮生忽忽叶辞柯,百岁光阴已半过。
尘外青山空怅望,鬓边白发转添多。
岁云暮矣能无感,君不归兮可奈何。
我与沙鸥盟已定,此回休更负烟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郭庵主》是金代离峰老人的一首作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及友人的深深思念。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离峰老人:这位金代诗人以其深邃的情感和哲思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和友人的深厚情感。
  1. 诗歌原文
  • 诗的开篇“浮生忽忽叶辞柯,百岁光阴已半过。”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与岁月的流转,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不可抗拒的流逝。
  • “尘外青山空怅望,鬓边白发转添多。”通过对比青山的永恒与自己的苍老,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易逝的感慨。
  • “岁云暮矣能无感,君不归兮可奈何。”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未来可能无法归来的担忧和遗憾。
  • “我与沙鸥盟已定,此回休更负烟波。”表明了诗人与自然界中自由自在的生物建立了一种默契,即使面临生活的艰难险阻,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1. 主题深度
  • 人生哲思: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也探讨了人与宇宙的关系,体现了人类在面对时间和自然规律时的谦卑和敬畏。
  • 情感表达: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时间的感慨,诗人传达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1. 艺术特色
  • 语言韵味:诗人采用简洁而富有力度的语言,使诗句既具有哲理性又不失文学美感。
  • 意象运用:诗中多次出现的意象如“青山”和“白发”,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1. 文化价值
  • 反映社会风貌:这首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生活状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传承文化精神:通过这样的文学作品,可以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精神。

《寄郭庵主》不仅是离峰老人个人的文学成就,也是金代诗歌艺术的珍贵遗产。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深刻的联系。对于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上的触动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