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秀轩为姻侄唐仲节赋

修竹疏松一径存,故家德泽久培根。
岁寒并励冰霜节,春永均沾雨露恩。
翠盖垂珠知结子,锦棚抽玉见生孙。
要知奕叶承家庆,多在诗书礼义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常秀轩为姻侄唐仲节赋》是元代文人丁鹤年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丁鹤年:字子仁,号雪巢,元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其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人生感慨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元初诗坛上,丁鹤年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情感,受到后世广泛的赞誉。
  1. 诗歌原文
  • 脩竹疏松一径存,故家德泽久培根。岁寒并励冰霜节,春永均沾雨露恩。翠盖垂珠知结子,锦棚抽玉见生孙。要知奕叶承家庆,多在诗书礼义门。
    这首诗共八句,每句四字,结构工整,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诗句内容表达了竹子坚韧不屈的品质,以及家族德行对后代的深远影响,寓意深远,引人深思。特别是最后两句“要知奕叶承家庆,多在诗书礼义门”,更是强调了通过学习知识和遵循礼仪可以继承家族的传统和荣誉。
  1. 诗歌赏析
  • 从美学角度来看,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节奏感,每个词语都经过精心挑选,使得整首诗如同一幅流动的画面,充满了生动性和感染力。
  • 从主题上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通过描绘竹子的生长过程,诗人隐喻了家族的繁荣和传承。
  • 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元代社会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特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常秀轩为姻侄唐仲节赋》不仅因其优美的文学形式受到赞赏,更因其深邃的内涵和哲学意义而被人们传颂。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也是一篇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变迁的历史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