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恕中韫禅师

曾向名山识异人,心如木石气如春。
坐禅霜叶秋埋膝,行道天花日绕身。
有钵相传元是幻,无锥可著本非贫。
惟馀潭底中秋月,对写龙峰面目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寄恕中韫禅师》是元朝丁鹤年的作品。丁鹤年的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修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独特风貌。下面将详细介绍《奉寄恕中韫禅师》:

  1. 作者简介
  • 丁鹤年(约公元1335年—约公元1420年),字子山,号雪溪,浙江仁和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作品风格清新脱俗。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
    曾向名山识异人,
    心如木石气如春。
    坐禅霜叶秋埋膝,
    行道天花日绕身。
  • 译文
    我曾前往名山寻找奇才,
    内心如同坚不可摧的石头,又如春天般温暖;
    我在霜打的树叶下静坐冥想,
    我的步履如同行走在灿烂的花海,每日都被鲜花包围。
  1. 作品赏析
  • 意境之美:《奉寄恕中韫禅师》展现了丁鹤年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精神追求的追求。诗中的“心如木石气如春”形象地描绘了他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 哲理之深:诗中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即使身处世俗也能保持心灵的宁静与清明。
  • 艺术特色:丁鹤年的诗歌语言简练而不失深度,善于利用自然景物作为隐喻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奉寄恕中韫禅师》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的诗歌,也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刻内涵的作品。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丁鹤年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