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既虚明,禅心亦清净。
心月两无亏,炯然大圆镜。
流光烛万物,万物咸鲜莹。
倒影入千江,千江悉辉映。
情尘苟不扫,倏忽迷真性。
所以学道人,于此分凡圣。
视身等虚空,无得亦无证。
伟哉寒山翁,与汝安心境。
赠秋月长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秋月长老》——丁鹤年
《赠秋月长老》,这首作品出自元朝丁鹤年的笔下,它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作者情感与志向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诗中描绘了秋月的皎洁和禅意的清净,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佛理的理解和追求。
首句“秋月既虚明”,便勾勒出一个宁静而深邃的画面。诗人以“秋月”为引子,引出内心世界的澄明和平静。紧接着的“禅心亦清净”,则把读者带入了一种超脱世俗,心灵达到纯净状态的境地。这种由外到内的描写,使得整首诗歌呈现出一种由外而内、由物及心的美学效果,让人在阅读时能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与净化。
“心月两无亏,炯然大圆镜”,这句话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秋月的完美无瑕,也隐喻了内心的光明和圆满。诗人通过“心月”的对比,强调了内心的纯净与外在的自然美景相得益彰。最后一句“情尘苟不扫,倏忽迷真性”,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纷扰世俗的不屑和对真理探索的迫切。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丁鹤年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其对于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通过对秋月和禅心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个信息: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保持一颗清净的心才能洞察世间真相,不被表象所迷惑。这种对于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无疑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启示和思考的空间。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容易被物质和名利所累,忘记了心灵的需要。丁鹤年通过自己的作品提醒我们,应当寻找内心的声音,保持一份清静和清明,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和机遇。《赠秋月长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意义,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