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既虚明,禅心亦清净。
心月两无亏,炯然大圆镜。
流光烛万物,万物咸鲜莹。
倒影入千江,千江悉辉映。
情尘苟不扫,倏忽迷真性。
所以学道人,于此分凡圣。
视身等虚空,无得亦无证。
伟哉寒山翁,与汝安心境。
【注释】
秋月:指秋天的月亮,这里指禅心。既虚明:既明亮。禅心亦清净:禅心也清明。心月两无亏:心和月亮都没有什么缺损。炯然大圆镜:光亮如镜的圆形物。流光烛万物:流动的光芒照耀着万物。倒影入千江:倒影流入了江河之中。情尘苟不扫:情感的尘埃如果不清除。倏忽迷真性:突然迷失了本来的本性。学道人:学习佛法的人。视身等虚空,无得亦无证:《维摩诘经》曰:“菩萨观身如虚空。”这里的“视身”即看自己,与《维摩诘经》中的“观身”不同。“视身”是说看待自己的身体如同虚空一般,不要执著于任何外在的事物,也不要去求取什么。伟哉寒山翁:伟大的寒山先生。安心境:使心境安宁。
【赏析】
这首诗以秋月为引子,引出禅心和情尘的问题,再由情尘的问题引出学道人的问题,最后以伟大而宁静的寒山先生作结,表达了一种超俗脱尘的境界和对自然世界的深刻体悟。全诗意境宏大,语言简练,寓意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佛学修养和高深的艺术造诣。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禅心的诗。作者通过描绘秋月、禅心、情感等问题,表达了对自然世界的独特感悟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诗人以秋月为引子,引出禅心和情尘的问题,再由情尘的问题引出学道人的问题,最后以伟大而宁静的寒山先生作结,表达了一种超俗脱尘的境界和对自然世界的深刻体悟。全诗意境宏大,语言简练,寓意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佛学修养和高深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