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秋夜长,时虫号四壁。
出门天宇高,仰见河汉白。
在世亦有道,胡乃自偪侧。
寸心宁中居,万物终我役。
鸡鸣梦茫茫,不知谁舜蹠。
次韵郑复初录事秋夜三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郑复初录事秋夜三首》是元代诗人丁复的一组七言绝句诗。在这首诗中,丁复通过描绘秋夜的宁静与孤独感,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更为细致的解读:
- 诗作主题与情感表达
- 秋夜景象描写:《次韵郑复初录事秋夜三首》开篇即用“漫漫秋夜长,时虫号四壁”来勾勒出深秋夜晚的寂静与寒冷,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 自我反思与超脱:诗中的“出门天宇高,仰见河汉白”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仰望星空的自由感,丁复似乎在暗示自己的心志不受名利所累,追求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
- 诗中哲理思考
- 道与自然的和谐:“在世亦有道,胡乃自偪侧”反映了诗人认为尽管社会有其规范和法则,但个人应保持内心的独立与平静,不应被外界的规则所束缚。
- 物我两忘的境界:“寸心宁中居,万物终我役”则描绘了诗人达到的一种物我两忘、与万物合一的心境状态,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宇宙和谐相处的向往。
- 诗歌艺术特点
- 简洁有力的语言:丁复运用简练的语言,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之中。
- 丰富的意象运用:诗中的“时虫”和“河汉白”等意象,不仅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富有象征意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次韵郑复初录事秋夜三首》不仅是一首描写秋夜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文学作品。丁复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也传达了他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