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凉秋夜深,白露沾重衣。
志士不在饱,讵复怀馑饥。
啼蛄怨衰丛,焕景凄已微。
屈父从遗则,宋玉有馀悲。
驯致谅以道,尔亦安尔为。
诗句释义
1 次韵郑复初录事秋夜三首:这是一组诗,每首都是对秋天夜晚景象的描绘。
凉凉秋夜深:描述夜晚气温凉爽,给人一种深沉的感觉。
白露沾重衣:指在秋天,早晨醒来时,衣物上会有露水,增加了夜晚的寒冷感。
志士不在饱,讵复怀馑饥:志士(有远大抱负的人)不必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因为即使没有食物也会感到饥饿。
啼蛄怨衰丛:蟋蟀在秋天的衰败草丛中鸣叫,表现出秋天的气息和萧瑟。
焕景凄已微:秋天的景象虽然美丽但逐渐变得昏暗。
屈父从遗则:这里可能指的是屈原的故事,他因忠诚而被放逐,最后选择投江自尽。
宋玉有馀悲:宋玉是楚国的辞赋家,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出深深的悲伤。
驯致谅以道,尔亦安尔为:这句话表达了对人应遵循道德和道理的期望,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译文
深夜的秋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露水沾湿了重衣。
志士不贪图物质享受,怎能忍受饥荒时的饥饿?
蟋蟀在衰草中哀鸣,秋天的景象虽然美丽但逐渐变得黯淡。
像屈原一样,即使被放逐也能承受,宋玉也充满了悲伤。
遵循道德的原则,这样你就能安定下来,生活也会有自己的方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夜晚的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出诗人对人生、道德与命运的思考。通过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同时,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如屈原和宋玉的故事,加深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性。整体上,这组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对生命、道德以及自然规律深刻理解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