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卢益修

山中旧屋近如何,想见凉云长薜萝。
剡水舟回应载雪,山阴帖在可笼鹅。
相思坐使岁华晚,顾影空怜月色多。
惆怅何人赋《招隐》,淮南桂树不胜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卢益修》是元代诗人于立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作者简介:于立,字伯简,号云台散史,是元末明初的一位诗人和画家。《寄卢益修》作为其作品之一,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与艺术修养。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作于隐居山中时期,反映了作者在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中,对友人卢益修的深切思念之情。
  1. 诗词原文
    山中旧屋近如何?想见凉云长薜萝。
    剡水舟回应载雪,山阴帖在可笼鹅。
    相思坐使岁华晚,顾影空怜月色多。
    惆怅何人赋《招隐》,淮南桂树不胜歌。

  2. 诗句赏析

  • 首句赏析:”山中旧屋近如何”,以提问的方式开篇,引发读者对诗意的好奇心,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对于故居的怀念之情。这种设问手法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 次句赏析:”想见凉云长薜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自然景象,凉云、薜萝等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清雅脱俗的画面。
  • 后三句赏析:通过”剡水舟回应载雪”、”山阴帖在可笼鹅”等细节描写,诗人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结尾赏析:”惆怅何人赋《招隐》,淮南桂树不胜歌”,以屈原的典故结束,表达了诗人因友人不在而感到的遗憾和对友情的歌颂。

《寄卢益修》不仅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描写和深沉的友情表达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同时也展示了诗人于立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文学造诣。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