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诗数首简玉山

我离城中五十日,念子终日不相忘。
驿回陇首梅未发,雁过沙头书几行。
田间鸡黍酒正熟,霜后园林橘半黄。
亦欲归栖同一笑,酣歌不减少年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近诗数首简玉山》是元代诗人于立的一首作品。下面,将更详细地探讨该诗的内容、艺术特色和背景:

  1. 内容概述
  • 分离之久:诗的开头“我离城中五十日”直接点明了作者与朋友相别的时间长度,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渴望。
  • 思念之情:通过描绘一系列日常生活场景——驿回、雁过、田间和酒熟等,生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思念和牵挂。
  • 归隐之愿:末句“亦欲归栖同一笑,酣歌不减少年狂”流露出诗人想要回归故地,与朋友共同畅谈笑语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这首诗通过描绘具体的景物来表达情感,如“陇首梅未发”、“田间鸡黍酒正熟”等,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 简洁明快: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平凡事物的描写,传达了深沉的情感。
  • 含蓄蕴藉:诗中虽没有直接抒发情感,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生活细节的勾勒,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1. 创作背景
  • 元末明初:这首诗创作于元末明初,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文人之间常有往来,诗歌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应约而作:诗中“玉山以诗见招”可能是指玉山主人邀请于立赋诗,于立以这首诗作为回应,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体现了文人间的雅集风尚。

《近诗数首简玉山》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幅充满情感的生活画卷。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元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欣赏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在动荡时代中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