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旧屋近如何,想见凉云长薜萝。
剡水舟回应载雪,山阴帖在可笼鹅。
相思坐使岁华晚,顾影空怜月色多。
惆怅何人赋《招隐》,淮南桂树不胜歌。
寄卢益修
山中旧屋近如何,想见凉云长薜萝。
剡水舟回应载雪,山阴帖在可笼鹅。
相思坐使岁华晚,顾影空怜月色多。
惆怅何人赋《招隐》,淮南桂树不胜歌。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于立所作的《寄卢益修》,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念与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状况。
诗的第一句“山中旧屋近如何,想见凉云长薜萝”通过描写山中旧屋和凉云,表达了诗人对故居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里的“想见凉云长薜萝”运用了想象,将诗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第二句“剡水舟回应载雪,山阴帖在可笼鹅”则转向了山水之间的互动,描绘了剡水舟上载着雪花的景象以及山阴下的美景。这里的“可笼鹅”可能指的是一种能够在水中嬉戏的鸟类,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第三句“相思坐使岁华晚,顾影空怜月色多”则转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因思念而产生的孤独感以及对月亮的赞美。这里的“岁华晚”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而“顾影空怜月色多”则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
最后两句“惆怅何人赋《招隐》,淮南桂树不胜歌”则是诗人对于友情的向往和赞美。这里的“《招隐》”可能是一首关于隐居生活的歌曲,而“淮南桂树不胜歌”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世纷扰、寻求心灵安宁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