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沈柳巷无行迹,惟见帘前落絮频。
小雨欲晴先酿暖,轻阴拂地不惊尘。
已知春事无多日,解醉花前有几人。
深院时时剪刀响,倩谁裁制小乌巾。

诗句解释:

  1. “暮春偶书” - 描述的是春天的傍晚时分,诗人在柳巷中偶然看到的景象。
  2. “沈沈柳巷无行迹” - 描述了柳巷中的柳树虽然茂密但无人行走的痕迹。
  3. “惟见帘前落絮频” - 只有见到帘前的落絮不断飘落。
  4. “小雨欲晴先酿暖” - 小雨即将停止时天气变得温暖。
  5. “轻阴拂地不惊尘” - 轻微的阳光和阴云轻轻覆盖着大地,并不惊扰尘土。
  6. “已知春事无多日” - 知道春天的日子并不多,暗示春天将尽。
  7. “解醉花前有几人” - 在花朵盛开的地方,能喝酒的人很少。
  8. “深院时时剪刀响” - 在深院中,经常可以听到剪刀声。
  9. “倩谁裁制小乌巾” - 请谁来为这个小孩制作乌纱帽?

译文:
在暮春的一个傍晚,我在柳巷中散步,只见柳枝垂下,没有行人的痕迹。只看见窗帘前的飞絮不停落下。当小雨即将停止时天空变得温暖起来,微风拂过地面,却并未惊动尘埃。我知道春天的日子不多了,在花前喝酒的人也越来越少。在深深的庭院里,时不时可以听见剪刀剪布的声音。不知该请谁来为孩子裁剪合适的乌纱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好。第一句“暮春偶书”,引出了整个诗的主题,即在春天的傍晚,诗人在柳巷中偶然看到的景象。第二句“沈沈柳巷无行迹”,进一步强调了柳巷的宁静和空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宁静的欣赏和感慨。接下来三句,诗人通过描绘小雨、阳光和微风的变化,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变化。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感慨以及对人们饮酒赏花活动的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春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