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夜起江花落,荡桨过江江水香。
并人晴树日杲杲,隔岸烟草春茫茫。
题诗自有汤休句,载酒宁无贺监狂。
菖蒲花发蒲萄熟,思尔令人意不忘。

【注释】

①柏子庭:指柏叶,柏子,柏木的籽实;庭园。

②四明:即四明山,在今浙江上虞县东南。

③杲杲:明亮的样子。

④贺监:贺知章,唐代诗人、书法家。

⑤菖蒲花:一种香草,又名水葱,有香气。

【赏析】

《送柏子庭归四明》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春夜送别柏子庭归四明山的情景;颔联写晴日江边景色;颈联用典抒情;尾联写送别后思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远高洁,风格清新俊逸。

此诗以“送”字开篇,紧扣主题,直接点出题旨。首句“东风夜起江花落”,写春风拂动着江面上的花瓣,随着江水的流动轻轻飘落。第二句“荡桨过江江水香”,则是说江边的杨柳被船儿荡起的水波撩得发痒,随风摇曳发出阵阵清香,仿佛那水中的落花也被激起了浪花。一“夜”一“过”,将离别的气氛渲染得更加浓烈,也更富有诗意。接下来两句描写江畔的景物。“并人晴树日杲杲”,是说晴朗的天气里,树木沐浴在阳光中显得格外鲜艳夺目。这里的“并人”是指江面,而“晴树”则是指江边的树木。诗人站在船上,目光所及之处尽是一片灿烂明媚的景象:江面宽阔,水面映着阳光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江岸上的树木郁郁苍苍,与湛蓝的天空相辉映,显得分外美丽。而“隔岸烟草春茫茫”一句,则是从远处眺望,只见江对岸的田野上弥漫着淡淡的烟雾,与周围的春色融为一体,让人感到一种朦胧美。这几句描写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了生机活力。

尽管诗人描绘了如此美丽的景色,但此刻的他心中却充满了离愁别绪。于是,他转而用典抒情。第三联“题诗自有汤休句,载酒宁无贺监狂。”诗人借用了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一是“汤休句”,指的是东汉名士严光(字子陵),据说他曾在富阳富春江边钓鱼时,遇到一位老渔夫向他讨教学问,严光回答说:“君非吾友也。吾老矣,无用,安受卿汲引为?今之郡守府掾皆由汝曹辟召,吾故避焉。”说完便脱下鞋子,跳入江中游泳而去。后来严光回到富春江边隐居,人们尊称他为“富春先生”。严光的故事在这里被用来形容柏子庭的才学出众,令人景仰。二是“贺监狂”,指的是贺知章晚年辞官还乡后,依然保持着狂放不羁的性格。这里用贺知章自比,表达了自己希望柏子庭也能像他一样保持个性和才华不受拘束。这两个典故都体现了诗人对柏子庭的赞赏和期望。

尾联“菖蒲花发蒲萄熟,思尔令人意不忘。”则是对前面内容的一个总结和升华。菖蒲花和蒲萄都是诗人喜爱的植物。菖蒲花象征着清新、高雅的气息,而蒲萄则代表着丰收、富足的幸福。诗人在这里用这两种植物来表达自己对柏子庭的思念之情。他希望柏子庭能够带着他的祝福和期望,继续前行,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时,他也希望能够时刻记住这份深情厚谊,永远珍藏在心底。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意境清远而充满哲理。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柏子庭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他对友情、个性和社会价值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