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变为骚辞出自《与元九书》,国风变为骚辞的作者是:白居易。
国风变为骚辞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文。
国风变为骚辞的释义是:《与元九书》中的“国风变为骚辞”指的是古代诗歌从《诗经》中的“国风”风格转变为《楚辞》中的“骚辞”风格。这里的“国风”代表《诗经》中的民歌,而“骚辞”则是指屈原等人的作品,它们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国风变为骚辞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文。
国风变为骚辞的拼音读音是:guó fēng biàn wèi sāo cí。
国风变为骚辞是《与元九书》的第106句。
国风变为骚辞的上半句是:于时六义始刓矣。
国风变为骚辞的下半句是:五言始于苏李。
国风变为骚辞的全句是:夫文尚矣。三才各有文:天之文,三光首之;地之文,五材首之;人之文,六经首之。就六经言,诗又首之。何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上自贤圣,下至愚騃,微及豚鱼,幽及鬼神,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圣人知其然,因其言经之以六义,缘其声纬之以五音,音有韵,义有类,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于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上下通而一气泰,忧乐合而百志熙。五帝三皇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为大柄,决此以为大宝也。故闻「元首明股肱良」之歌,则知虞道昌矣;闻「五子洛汭」之歌,则知夏政荒矣。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乃至于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于时六义始刓矣。国风变为骚辞,五言始于苏李,苏李骚人皆不遇者,各系其志发而为文,故河梁之句止于伤别,泽畔之吟归于怨思,彷徨抑郁不暇及他耳。然去诗未远,梗概尚存,故兴离别则引双凫一雁为喻,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比,虽义类不具犹得风人
国风变为骚辞出自哪里?国风变为骚辞的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