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楼对竹会饮

缥渺飞楼修竹里,珠帘半卷清风起。
月明十二画栏空,美人遥隔湘江水。
夜深吹彻玉参差,引到丹山彩凤仪。
还倚仙翁九节杖,翠云深处望安期。
楚调歌残仍击节,檐外纷纷落苍雪。
楼头醉卧笑元龙,一片岁寒心似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翠微楼对竹会饮》是一首充满文人韵味的宋代诗歌,体现了诗人方凤对于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独特理解。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宴席图景,还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美食与自然的热爱。具体介绍如下:

  1. 作者简介:方凤,南宋诗人,其作品常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为主题。方凤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美。他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还充满了哲理性和深邃的思考。

  2. 诗歌原文
    缥渺鼎烹矜大嚼,西家呼庐赛乳酷。
    肉食那知儒素风,似君臭味将无同。
    知我山齐少白粲,随时易办松花饭。
    佐食投筋毋乃馋,筠笼新掘来幽岩。
    封题遥寄四五尾。
    歆然解剥出肌理。
    和以芹根及薤芽,醯盐澹着香无涯。
    黄虀脱粟绝滓腻,得此加餐检残笥。
    手把南华读一过,诗思陡涌如春饭。
    题笔酬君君莫笑,胸中成竹谐清调。

  3. 诗歌赏析

  • “缥渺鼎烹矜大嚼”:描述了宴席上的烹饪场景,鼎中的烹饪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 “西家呼庐赛乳酷”:借用“呼庐”一词,形容宴席上的菜肴丰盛多样,如同牧童吹响号角般热闹。
  • “肉食那知儒素风”:表达了肉食者可能无法理解素食者的高尚情操。
  • “知我山齐少白粲”:这里的“知我山”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居住的地方,而“少白粲”则形容山中景色秀丽、生机盎然。
  • “随时易办松花饭”:暗示诗人能够随时找到美味的松花饭作为佳肴,体现了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 “佐食投筋毋乃馋”:描述了宴席上的一道特色菜肴——筋,虽然口感独特但可能会令人感到些许不适。
  • “筠笼新掘来幽岩”:使用了“筠笼”一词,形容从幽深的岩石中采摘到新鲜的食材,增添了一丝野趣。
  • “封题遥寄四五尾”:诗人将采摘到的食材密封包装后邮寄给朋友,体现了他对于友情的重视和珍视。
  • “歆然解剥出肌理”:形象地描述了品尝这些食材时的感受,如同揭开食物的外衣,露出它的真身。
  • “和以芹根及薤芽”:这里的“和”字可能是指调制菜肴时加入的各种调料,如芹菜根和薤芽等。
  • “黄虀脱粟绝滓腻”:用“黄虀”来形容腌制过的蔬菜,强调其味道鲜美且不油腻。
  • “得此加餐检残笥”: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不忘整理自己的餐具,保持整洁的形象。
  • “手把南华读一过,诗思陡涌如春饭”:描述了诗人在品尝美食后,灵感涌现如春天般温暖。
  • “题笔酬君君莫笑,胸中成竹谐清调”:诗人用笔书写下这段美好的时光,同时也表明了他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翠微楼对竹会饮》不仅是一首关于饮食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