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扬子故人远,满目风烟如隔生。
我游无往不适意,世故何者能关情。
清宵宴坐山月上,白日缓步江风轻。
扁舟欲发更留滞,隔岸杳杳来钟声。
次韵风月亭留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风月亭留题》是王艮的作品,创作于元代。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扬子故人远去的怀念之情以及他对世间世事的淡泊与超脱。王艮,明朝徽州府歙县人,字雄右,又字无闷,号不庵。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诗人、散文家。王艮在清初时期活跃,与顾炎武等人交好。
这首诗中,“重来扬子故人远”一句描绘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怀念和思念之情。扬子,即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王艮通过这样的描述传达出自己对过往友谊的深切怀念。紧接着,“满目风烟如隔生”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因故人之远而感到的孤寂与迷茫。这里的“风烟”象征着世界的变迁和人事的疏离,使作者感到世界变得陌生和难以把握。
“我游无往不适意,世故何者能关情”这两句反映了王艮对于人生的态度。他认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乐趣,即使面对世间的复杂和纷扰,他也保持一种超然的心态。这种态度体现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两句“清宵宴坐山月上,白日缓步江风轻”描述了作者在夜晚静坐欣赏山月,白天悠闲漫步江边的情景,展现了他追求自然、宁静的生活态度。
王艮的《次韵风月亭留题》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幅生动的人生画卷,展示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