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三昧出自《六祖坛经 · 付嘱 · 第三节》,一行三昧的作者是:慧能。
一行三昧是唐代诗人慧能的作品,风格是:文。
一行三昧的释义是:一行三昧,意指一心不乱、专心致志的修行境界。一行,指的是修行者的心念始终如一;三昧,是佛教用语,指禅定,即清净、专注的心境。整体而言,一行三昧强调修行者应保持内心的纯净与专注,不被外境所动,以此达到禅定的境界。
一行三昧是唐代诗人慧能的作品,风格是:文。
一行三昧的拼音读音是:yī xíng sān mèi。
一行三昧是《六祖坛经 · 付嘱 · 第三节》的第124句。
一行三昧的上半句是:须达一相三昧。
一行三昧的下半句是: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
一行三昧的全句是: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馀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何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若吾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众僧作礼,请师作偈,偈曰:“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