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天明复书

一夕不饮酒,至晓不能眠。
无疮体自痒,若有虫啮然。
黠鼠肆侮慢,鸣斗窥馀饘。
书灯稍已暗,一萤窗隙穿。
我兴视星斗,行行空庭间。
□树寂无风,斜月□缺环。
寓此百馀日,寒迫暑已还。
门有索逋客,无日不烦□。
□是穷骨健,兼亦苦节坚。
比所读何书,高堂十七篇。
最□□服传,纂抄续残编。
此物付儿子,将来汝谨旃。
傥我寿七十,不过十二年。
人岂有不死,但有传不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是日天明复书》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词。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深夜独处时的心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歌通过描述夜晚的宁静景象,为读者呈现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诗中“一夕不饮酒,至晓不能眠”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远方亲友而难以入眠,这种孤独的情绪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接着,“无疮体自痒,若有虫啮然”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无形的疾病与有形的害虫相比喻,形象地传达了诗人身体上的不适和内心的焦虑。

诗句“黠鼠肆侮慢,鸣斗窥余饘”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和警觉。诗人观察到黠鼠的行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同时,“我兴视星斗,行行空庭间”一句也展现了诗人仰望星空的雅兴和对宇宙的敬畏之情。

诗歌的结尾“树寂无风,斜月缺环”以及“比所读何书,寒迫暑已还”两句,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循环的思考。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哲理思考,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深邃的内涵。

《是日天明复书》不仅是一部反映个人情感体验的诗歌作品,更是一幅描绘夜晚景色、表达内心感受的艺术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