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化寺

隔竹微闻钟磬音,墙头修绿冷阴阴。
山迎初日花枝靓,寺里清潭塔影深。
吾道萧条三已仕,此行衰病独登临。
简书催得匆匆去,暗记风烟拟梦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超化寺》是金朝王庭筠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超化寺的宁静与美丽,以及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与淡泊。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原文内容:《超化寺》以“隔竹微闻钟磬音,墙头脩绿冷阴阴。山迎初日花枝靓,寺里清潭塔影深”开篇,通过描绘超化寺内自然景物的变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接着,诗人以“吾道萧条三已仕,此行衰病独登临”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超化寺的向往之情。
  2. 译文注释: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超化寺周围景物的细腻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古朴的世界。同时,诗中的“超脱凡尘”、“脱略世务”等词汇,也体现了作者内心的超然与淡泊。
  3. 作品赏析:王庭筠通过这首诗,不仅向读者展示了超化寺的美景,也表达了其内心对于喧嚣世界的超脱与向往。诗中的每一句都如同一幅画,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山林之中,感受着那份超然与宁静。
  4. 写作背景:据历史记载,晁冲之在元祐党祸之后隐居山野,他本就有脱略世务、恬淡寡欲之心。再加上与僧道之流的广泛交往,使他对于超脱世俗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因此,他在隐居期间创作了这首《超化寺》,以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5. 文化遗产:在现代,超化寺不仅是一处风景名胜区,还传承了以超化吹歌为代表的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使得超化寺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超化寺》不仅以其优美的诗句描绘了超化寺的宁静与美丽,更通过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一种对喧嚣世界的超脱与淡泊追求。这首诗作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