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筠
《丛台绝句》是金朝诗人王庭筠的作品,诗中“猛拍阑干问兴废,野花啼鸟不应人。”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猛拍栏杆,想要询问丛台的兴衰,但是野花和啼鸟却不予回答。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析: 1. 猛拍阑干:这里描绘了诗人急切的动作,他拍打着栏杆,显得十分激动。猛拍阑干,表现出诗人对于丛台兴废的深深关切。 2. 问兴废:诗人通过猛拍栏杆的动作,表达了他对丛台的兴衰存亡的疑问。问兴废
【赏析】 《题马光尘画》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此诗以画为题,借咏画抒发感慨。诗中通过“丹青”“珠璧”等词语,把画与美玉、宝石相比喻,突出了画的珍贵和美丽;而画中之“败稿”,则又暗指画中人物的不幸和悲惨的命运。全诗语言凝炼,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首句“珠璧佳城下”,“珠璧”是珍宝,这里代指名贵之物;“佳城”指美好的家园或理想的居所。这两句写画中之“珠璧”,既写出画的美,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句释义: - 残菊:凋零的菊花 - 幽花:指菊花,因为其颜色、形态等在秋天显得孤寂、清高 - 寂寞无多子:孤独地开着,没有结出果实 - 瓣与黄蜂实密脾:花瓣上沾满了黄蜂的粪便(蜜蜂采蜜时会留下花粉,黄蜂则直接采集花蜜) 译文: 凋零的菊花独自开放着,它的花瓣上沾满了黄蜂的粪便。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残菊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孤独、清高品格的赞美。菊花在秋天独自开放,不与百花争艳
【解析】 本句要注意“遣”字的书泻。 译文: 近来忽然觉得没有什么好的诗句,即使写就的诗,也像白居易那样平白而浅显。 赏析:“乐天”,指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白居易曾自号“醉吟先生”,又自称“诗魔”,其诗以通俗易懂、平易近人著称。“近来陡觉无佳思”,是说最近自己没有好的诗句可做,“纵有诗成似乐天”,意思是即使写出了好诗,也是像白居易一样平实浅显。这两句是说自己近来没有好的诗句
《水调歌头·客思家》 【注释】 秋风:秋季之风。秃林叶:树叶凋零,枝头裸露。华:同“花”,开花。十年:十年间。长短亭:指长亭。落日:太阳落山时。冷边笳:指边塞的军乐声。飞雁白云千里:指鸿雁在高空飞行,白云万里飘荡。无赖:无奈,无可奈何。归何晚:什么时候才能回去。独鹤:孤独的鹤。已后:以后,将来。满林鸦:树上栖息着很多乌鸦。 蓬山:神话中蓬莱山的美称。云海阔浩无涯:天空中的云海辽阔无边。安期
诗句 1.今年春早。到处花开了。只有此枝春恰到。月底轻颦浅笑。 - 注释:今年春天来得很早,到处都是花盛开。只有这一树枝头的杏花开得恰到好处,到了月末时,它轻轻地皱着眉头,带着浅浅的笑容。 译文 - 今年的春天来的特别早,到处都是花朵绽放。唯独这一枝杏花开得恰到好处,到了月尾时,它轻轻地皱着眉头,露出浅浅的微笑。 赏析 1. 第一句:“今年春早。” - 情感色彩
这首诗是关于舍利塔的描写。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苍山亭亭如覆盎,佛塔东西屹相向。 注释:苍山巍峨挺拔,如同倒扣的大碗,佛塔东西对峙。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苍山上的佛塔,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其雄伟壮观的特点。 2. 林头朝日射重檐,黄金丹砂晔生光。 注释:早晨的阳光照耀在树林中,金色的丹砂在阳光下闪烁。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阳光透过树梢照射在佛塔上,金黄的丹砂在光影中闪烁
【注释】 萧索:萧条冷落。 灯火:指室内的灯光,也形容夜深。 翠被:青绿色丝织品做的被子。 玉壶冰萼:形容梅花像玉壶里的冰凌,萼(cuò,花萼)是花瓣。 西风开却:西风吹落了梅枝上的花朵。 幽香:梅花散发出来的香气。 着:附着。 赏析: 这首词写闺中思妇对远行郎君的思念。上片写思妇初醒时的凄清景象。下片写思妇的幽怨和期待,表达了她对丈夫深切的怀念之情。全词语言清新,意境幽雅,富有生活气息
诗句原文 山堂晚色,满疏篱寒雀,烟横高树。小雪轻盈如解舞,故故穿帘入户。扫地烧香,团栾一笑,不道因风絮。冰凘生砚,问谁先得佳句。 译文 山边的大厅映照着傍晚的景色,稀疏的篱笆旁栖息着几只寒冷的鸟儿,树枝被淡淡的烟雾覆盖。小雪轻轻地飘落,如同在空中旋转起舞,因此我故意穿过门帘让它落在屋内。打扫庭院,点燃香烟,大家一起欢笑,却未曾察觉是因为风中的柳絮。冰封的水砚上,是谁先有了好的诗句? 注释
注释: 凤栖梧,又名《菩萨蛮》、《满庭芳》等。此调有两体:一种为单调二十八字或三十八字,押平声韵;一种为双调九十八字或一百字,押仄声韵。此词为单调体。 衰柳疏疏:形容柳树稀疏零落的样子。 苔满地:苔藓长满了地面。 十二栏干:指栏杆上的花纹。这里借指故国,即故乡。 故国三千里:故乡遥远,距离遥远。 南去北来人老矣:我南来北往,年岁已高。 短亭:旧时供行人短暂休息的亭子。 紫蟹黄柑真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