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驾的《狱中赋萱》。 译文: 在沙麓百战场,我像不敏之树一样被践踏。何况我又身陷囹圄之中,万古结愁雾。寸根不择地,在这里生长,有生意。婆娑绿云杪,金凤掣未去,晚上雨淋湿,向我泫如诉。忘忧定漫说,相对清泪雨。 注释: 1. 沙麓百战场:沙麓,指沙漠边缘;百战场,指无数的战争。 2. 舄卤不敏树:舄卤,指沼泽地;不敏,指不能生长。 3. 幽圄中:指监狱里。 4.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寄内》。全诗如下: ``` 岩花覆我酒,酒面照幽妍。 风如惜花影,不肯生微涟。 空山悄无人,花枝自留连。 怀人成独醉,日暮山苍然。 ``` 注释: 1. 岩花:指山中的花草。 2. 我酒:指自己酿的酒。 3. 酒面照幽妍:形容山花与酒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4. 风如惜花影:形容风吹过山花,仿佛在保护花的影子一样。 5. 不肯生微涟:形容风吹过水面,没有留下任何涟漪。
杨秘监下槽马图 龙眠悔画马,政恐堕马趣。 我今破是说,试下第一句。 道人三昧手,游戏万象具。 万象初莫逃,毕竟无所住。 譬如大圆镜,照物随其遇。 少焉物四散,影果在何处。 杨侯具此眼,透脱向上路。 万马落人间,盖证龙眠误。 注释:这首诗以杨秘监的一幅画马为题材,通过描绘画面中的马和周围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领悟和对生活的理解。首联“龙眠悔画马
黄华亭 挂镜台西挂玉龙,半山飞雪舞天风。 寒云直上三千尺,人道高欢避暑宫。 注释: 1. 黄华亭:这是一座位于镜子台西边的亭子,它的装饰像玉龙一样美丽。 2. 挂镜台西挂玉龙:镜子台的西边挂有一幅玉雕的龙形装饰物,形象生动。 3. 半山飞雪舞天风:山上的雪花飘落下来,随风起舞,像是在空中舞蹈。 4. 寒云直上三千尺:形容山峰云雾缭绕,直入云霄,高达几千尺。 5. 人道高欢避暑宫
黄华亭 一派湍流漱石崖,九峰高倚翠屏开。 笔头滴下烟岚句,知是栖霞观里来。 注释: 黄华亭:即栖霞寺,在今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麓,南朝梁武帝时建。 一派湍流漱石崖,九峰高倚翠屏开。 译文: 一股湍急的水流冲刷着石崖,九座山峰巍峨地耸立着,仿佛是一幅翠绿屏风展开。 笔头滴下烟岚句,知是栖霞观里来。 注释: 烟岚句:形容云雾缭绕,如诗句般优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栖霞寺周围的自然景色和建筑风格
注释: 山阴,指绍兴的山阴县,是东晋时期王羲之等人聚会的地方,因此也成为了兰亭集会的代名词。禊事,是指古代在三月三日举行的祭祀水神、除不祥的活动。兰亭,即兰亭集序。珠玉琳琅,形容珍贵的宝物闪耀耀眼。曲水,即曲水流觞,古人在曲水上举行宴会,饮酒赋诗,以此抒发情感。至今,指到现在,没有好客人来访。一觞,一杯酒。契幽情,指的是与志同道合的人共饮,抒发内心的情感。 赏析:
解析诗句中的意境与情感 从微行入麦到山际石榴花 1. 诗意解析 - “微行入麦去斜斜”:描述诗人悄然进入麦田的场景,表现出一种轻盈而隐秘的动作。 - “才过深林又几家”:表达了在森林间行走时偶遇的人家,增添了旅途中的惊喜和未知。 - “一色生红三十里”:用色彩丰富的画面描绘了从田野到山际的美景,生动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 2. 译文对照 - 微步穿过麦浪,斜斜向深林前行; - 经过一片片树林后
注释:道人与我相遇,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我借了拄杖来驱遣自己的疲惫。 幽静的鸟儿让我停留下来,晚风吹过水面,水中山峦倒映其中。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水间与道人邂逅的情景。诗中“开颜”一词形容道人脸上露出的笑容,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相遇的喜悦之情。“筇枝策我孱”中的“筇枝”是竹制的手杖,“策我孱”意为用竹杖来驱使自己疲惫的身体。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借助手杖驱散疲劳的心情
【注释】 悠悠:漫长的样子。想见平时闲:意谓在平常日子里,悠闲自在。朝游溪桥畔:清晨时在溪桥旁游玩。暮宿山堂间:晚上住在山中亭子里休息。澹然(dànrán):淡泊、超脱的样子。忘所欢:忘却了人间的欢乐。出山初无心:刚离开山中,没有目的和心思。既出还思山:离开了山以后,又怀念起山来。霖雨:久雨。萧萧:形容松树柏树等枝叶摇落的样子,这里指松柏。何许:何处。怅(chàng)然:惆怅的样子
黄华亭 王母祠东古佛堂,人传栋宇自隋唐。 年深寺废无人住,满谷西风栗叶黄。 注释:黄华亭位于王母祠的东边,是一个古老的佛堂。人们传说这个建筑是唐朝和隋朝时期的,已经很有年代了。由于时间久远,这个寺庙已经荒废了,不再有人居住。如今,山谷中吹来的西风吹动着满谷的栗树叶子,叶子也变得金黄,景色十分美丽。 赏析:诗中通过对黄华亭的描述,展现了其悠久的历史和荒凉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