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亭

野水漫漫接白云,凭阑转觉兴撩人。
一川芳草青无际,数点遥峰淡不真。
烟树夕阳开画轴,风帆沙鸟伴吟身。
个中尽有闲田地,何必桃源更问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平远亭》是元代诗人尹廷高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景色。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关于《平远亭》的创作背景,据文献记录,此诗创作于尹廷高任杭州路总管时。当时他游览杭州西湖,登临平远亭,触景生情而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
  2. 诗歌原文:野水漫漫接白云,凭阑转觉兴撩人。一川芳草青无际,数点遥峰淡不真。烟树夕阳开画轴,风帆沙鸟伴吟身。个中尽有闲田地,何必桃源更问津。
  3. 诗歌解析:从诗歌内容来看,作者通过“野水漫漫接白云”等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开阔辽远的自然场景之中。诗中的“凭阑转觉兴撩人”一句,则传达出作者在欣赏自然美景时的愉悦与振奋心情。
  4. 艺术特色:尹廷高的《平远亭》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成功塑造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特别是“烟树夕阳开画轴”等句,不仅描绘了景物的美,还蕴含了作者的情感与哲理思考。整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情感和文化素养。
  5. 文化影响:《平远亭》作为元代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财富。

对于喜爱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读者来说,《平远亭》不仅能够带来美的享受,还能启发人们对生活、自然以及哲学的思考。

《平远亭》是一首集自然景观描绘与人文情怀于一体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元代诗歌的风格特点,也反映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文化修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