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堤绿柳漫阑珊,公子南游久未还。
故国凄凉丹凤远,春江浩荡白鸥闲。
忽思茅屋苔痕长,愁对檐花鬓发斑。
归见江南旧耆宿,为言清梦绕嵩山。
送赵义甫回汴梁久客江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赵义甫回汴梁久客江阴》赏析
《送赵义甫回汴梁久客江阴》是元代诗人尹廷高的作品。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江南与汴京之间的离别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友人归途的情感与不舍。首句“汴堤绿柳漫阑珊”便以汴梁堤岸上稀疏的绿柳渲染出一种淡淡的离别氛围。
诗中“公子南游久未还”,“公子”指赵义甫,他南下游玩已久,未归。这种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随后的句子如“故国凄凉丹凤远,春江浩荡白鸥闲”,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情感。诗人用“故国凄凉”来形容赵义甫离开后留下的空虚感,而“春江浩荡白鸥闲”则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致,虽美好却无人欣赏,增添了一份孤独和落寞。
诗中的转折出现在第三句“忽思茅屋苔痕长”,这里突然转变了情绪,从失落转为回忆与思念。诗人忽然想到了自己曾经居住过的茅屋,以及那些岁月留下的痕迹。这种转折不仅是情感的变化,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接下来的“愁对檐花鬓发斑”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忧愁,他面对檐下的花朵,感受着时光流逝带来的变化。“归见江南旧耆宿,为言清梦绕嵩山”这句则描绘了与老朋友重逢的情景,虽然朋友在江南,但诗人似乎还能听到他们的清梦萦绕着嵩山,这既是对朋友的慰藉,也是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记忆与怀念。
“双溪道中值风雨,竹舆咿轧岭岖崎,三宿才方出翠微”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艰难困苦。尽管遭遇了风雨,但他仍然坚持前行,直至最终到达目的地。这一描述不仅展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对旅途的执着追求。
《送赵义甫回汴梁久客江阴》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内涵,展现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世界。通过对这首作品的赏析,我们不仅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