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亭依柳树,水路出桑林。
问俗谁能解?
怀思自不禁。
远山归眼小,孤雁入云深。
可笑西京客,持杯学楚吟。
沽亭道中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沽亭道中二首》赏析
元朝的王冕,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著称于世。他的《沽亭道中二首》,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景观交织的诗作,其中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的第一首,“野亭依柳树,水路出桑林。问俗谁能解?怀思自不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画卷。诗人以野亭、柳树和桑林为背景,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然而,在如此美好的自然景色背后,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无奈却愈发凸显出来。“问俗谁能解?怀思自不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困惑和内心的纠结。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层次感和深度。
诗的第二首,“远山归眼小,孤雁入云深。可笑西京客,持杯学楚吟。”则展现了一幅更加广阔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历史情怀。诗人通过描绘远山、孤雁和西京客人的形象,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典故相结合。“可笑西京客,持杯学楚吟”这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也体现了诗人自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王冕的《沽亭道中二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独特理解。这首诗不仅是王冕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他思想境界的象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