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 寿李彦祥

近岁忆游竹里,今年来遇生朝。平生洒落邑中豪。邂逅风神不老。
赏尽山阳烟景,去翻亳海云涛。太行晴色任秋高。人与黄花长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恽的《西江月·寿李彦祥》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深厚情谊与美好祝愿的诗词。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过去在竹林中游玩的美好回忆,以及今年生日时的欢乐情景,同时自比为洒脱的邑中豪杰,感叹与友人相遇,风度不减当年。下面将对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及意义进行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近岁忆游竹里,今年来遇生朝。平生洒落邑中豪。邂逅风神不老。赏尽山阳烟景,去翻亳海云涛。太行晴色任秋高。人与黄花长好。

  2. 创作背景

  • 元代社会动荡不安、文人生活较为艰难,王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饮酒作乐的方式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 《西江月·寿李彦祥》的创作时间可能在王恽晚年或其友人李彦祥生日之际,以酒会友和表达对他的敬意和祝福。
  1. 作品鉴赏
  • 诗中的“近岁忆游竹里”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美好追忆,而“今年来遇生朝”则展现了诗人在朋友生日时的喜悦心情。
  • “平生洒落邑中豪”展示了诗人豪爽的性格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邂逅风神不老”则表达了诗人对友谊长久不变的信念。
  •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山阳烟景”、“亳海云涛”),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文学价值
  • 《西江月·寿李彦祥》是元代文人作品中的佳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 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友情和自然的描绘,传递出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王恽的《西江月·寿李彦祥》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也是对友情和生活哲理的一种深刻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元代文化以及王恽的个人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