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为乐籍张惠英赋

秋水芙蓉镜里仙。一枝明玉濯烟鬟。莺初解语调柔石,柳不胜娇拂画阑。
催叠鼓,按弓弯。楼心低月怯清寒。人生莫惜缠头锦,能得春风几度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 · 为乐籍张惠英赋》是元代诗人王恽所创作的一首词,其描绘了一幅秋日清丽的画卷。下面将对该词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王恽(1228—1304),字仲谋,号秋涧,卫州汲县人,元世祖中统初,左丞姚枢宣抚东平时,他被辟为详议官;至元五年(1268)首拜监察御史;至元二十九年(1292)擢翰林院学士;成宗朝,官至知制诰同修国史;卒赠学士承旨,追封太原郡公,谥文定。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以及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2. 诗词全文
    秋水芙蓉镜里仙。一枝明玉濯烟鬟。莺初解语调柔石,柳不胜娇拂画阑。催叠鼓,按弓弯。楼心低月怯清寒。人生莫惜缠头锦,能得春风几度看。

  3. 诗词赏析:这首词描写了一个秋天的画面,用词简练而富有韵味。开头两句“秋水芙蓉镜里仙。一枝明玉濯烟鬟”便形象地勾勒出了一个如出水芙蓉般的美女在清澈的秋水中沐浴的情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画面之中。随后的描述进一步丰富了这个场景,“莺初解语调柔石,柳不胜娇拂画阑”,莺鸟的歌声与柔美的柳枝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背景。最后两句“人生莫惜缠头锦,能得春风几度看”则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不要吝惜那些能够带给人们喜悦和欢乐的东西,因为人生的美在于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拥有。

《鹧鸪天 · 为乐籍张惠英赋》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词作,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