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渔

不种田园,投闲江海,远绝尘踪。保一家性命,扁舟为屋,随机应舵,逐浪乘风。九曲江头,三元潭里,直把银钩堕水中。波深底,把金鳞钓出,回棹孤峰。
三男三女和同。向砂锅净洗热炉烘。或敲冰煮茗,渴饮一碗,得鱼换酒,共酌三钟。蓑衣解开,箬笠放下,醉唱升平月满篷。江天阔,看一篙点处,粉碎虚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渔》是元代王伯成的一首词,表达了一种远离世俗、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下面将具体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介绍:王伯成,字子中,号梅溪,元代著名文人,擅长诗词,与黄庭坚并称“黄梅双杰”,其文学成就在元代尤为突出。王伯成的诗歌多反映现实生活,风格清新脱俗,语言优美。他的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2. 作品原文
    沁园春·渔 ——元代·王伯成
    不种田园,投闲江海,远绝尘踪。
    保一家性命,扁舟为屋,随机应舵,逐浪乘风。
    九曲江头,三元潭里,直把银钩堕水中。
    波深底,把金鳞钓出,回棹孤峰。
    三男三女和同。
    向砂锅净洗热炉烘。
    或敲冰煮茗,渴饮一碗,得鱼换酒,共酌三钟。
    蓑衣解开,箬笠放下,醉唱升平月满篷。
    江天阔,看一篙点处,粉碎虚空。
    多情去后香留枕,好梦回时冷透衾。
    闷愁山重海来深。
    独自寝,夜雨百年心。

  3. 作品赏析
    《沁园春·渔》是一首描绘渔人生活情趣的诗作。诗中通过渔人的视角,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诗人描述了一位渔人在江海间悠然自得地钓鱼,他使用简陋却别具匠心的工具,随遇而安地捕捉鱼儿,享受着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惬意时光。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田园诗意,通过对渔人生活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在艺术手法上,《沁园春·渔》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将渔人的生活比作一幅流动的水墨画,渔人的每一次动作都像是画家笔下的一笔,生动而富有意境。这种艺术表现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审美效果,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诗中的意象如“扁舟”、“银钩”等,都极具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其境,感受到渔人那份宁静致远的心境。
    从情感表达上看,《沁园春·渔》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清高脱俗的情感基调,诗人通过描绘渔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看淡、追求心灵自由的强烈愿望。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整首作品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蕴含深刻的哲理意味。

《沁园春·渔》不仅是一首描写渔人生活的田园诗,更是一部充满哲思的艺术品。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优美的田园风景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这首诗作不仅是对渔人生活方式的颂扬,更是对现代人追求内心平静的一种启示和鼓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