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樵

家住孤峰,门临曲涧,木作横桥。与世事相违,心求活计,蓑衣挂体,斧柄悬腰。出入玄关,往来幽径,直上高山采古樵。时攀就,把千枝攒簇,一担平挑。
归来快乐逍遥。且放下千斤饮一瓢。这日用家常,随缘随分,今朝明日,自有新条。一曲高歌,三声短笛,遏断行云透碧霄。其中乐,有山猿献果,四皓相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樵》是元朝时期诗人王玠所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词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王玠,字彦晖,元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2. 作品原文
    家住孤峰,门临曲涧,木作横桥。与世事相违,心求活计,蓑衣挂体,斧柄悬腰。出入玄关,往来幽径,直上高山采古樵。时攀就,把千枝攒簇,一担平挑。归来快乐逍遥。且放下千斤饮一瓢。这日用家常,随缘随分,今朝明日,自有新条。一曲高歌,三声短笛,遏断行云透碧霄。其中乐,有山猿献果,四皓相招。
  3. 艺术特色:这首词在形式上采用了“沁园春”这一词牌名,这是由苏轼所创,后来广泛流传的词牌之一。在艺术表现方面,王玠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这首《沁园春·樵》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世界,体现了元代诗词的特色。
  4. 文化价值: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首词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背景,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不仅展示了元朝文人的生活风貌和艺术追求,也为后人研究和欣赏元代诗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沁园春·樵》是元朝时期一位诗人王玠的经典之作,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邃的思想内涵及丰富的情感表达,使其成为元代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了解这首词的背景、内容、艺术特色以及文化价值,不仅能更加深入地领会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也能更好地理解元代社会的文化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