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 劝同流

教门人,听我告。清弟稠津,吃了成虚耗。五谷滓余难化造。恰是隈□,惹甚闲烦恼。
会修行,知颠倒。别有一般,滋味天然好。神水华池通正道。灌溉丹田,指日归蓬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苏幕遮·劝同流》是王哲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王哲对道教修行的理解和人生态度。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苏幕遮·劝同流》的作者是王哲,原名中孚,字允卿,出家后改名为王哲,道号重阳子,京兆府咸阳县大魏村人。他是一位著名的道教全真教祖师。王哲的作品多反映了他的道教思想和修行体验。

  2. 作品原文及翻译:《苏幕遮·劝同流》是一首表达王哲修行理念和生活哲学的词作。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向人们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状态。词的原文如下:

清弟稠津,吃了成虚耗。 五谷滓余难化造。 恰是隈 ,惹甚闲烦恼。 会修行,知颠倒。 别有一般,滋味天然好。 神水华池通正道。 灌溉丹田,指日归蓬岛。  
  1. 诗词赏析:《苏幕遮·劝同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了许多哲理。它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面,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这首词中的“神水华池”和“指日归蓬岛”等意象,更是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苏幕遮·劝同流》不仅是王哲个人修行和哲学思想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它的阅读和理解,人们能够获得许多关于如何面对生活挑战、保持内心平静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