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都秦与洛,派自赤帝精。
譬如同根木,南枯北犹荣。
哀哉千里草,四百终火行。
穷新何为者,欺孤易天明。
中间十五载,无汝元城名。
谁尸春秋笔,恕彼投阁生。
当时有凡例,党中独垂情。
区区考亭叟,再主斯文盟。
扬子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扬雄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辞赋家,而非西汉时期的作家。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是汉朝末期至新朝初年的重要人物。他的生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汉赋四大家之一。以下是对扬雄的详细介绍:
生平与早期经历:扬雄少年时期勤奋好学,不受章句之学的限制,广泛涉猎各类知识,尤其擅长文学创作。在40岁后才开始游历京师,以辞赋而闻名。在汉成帝时期,他得到了汉成帝的重视,担任了给事黄门郎等职务,与王莽有过交往。
文学成就:扬雄的主要贡献在于辞赋领域。他曾仿照司马相如的赋体创作了《甘泉赋》《河东赋》《校猎赋》《长杨赋》等作品,旨在讽谏汉帝。然而,随着年龄增长,他对辞赋的兴趣逐渐减弱,转而深入研究儒学,并完成了《法言》、《太玄》、《方言》等重要著作。
哲学思想:扬雄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辞赋家,还是一位思想家。他强调“中”的重要性,认为“中庸”是达到和谐状态的关键。他在《太玄》一书中提出了“玄”的概念,并将其与宇宙万物的生成变化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观和哲学体系。
社会影响:扬雄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辞赋风格独特,语言精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他的哲学思想和语言文字研究也为后世的语言学和文学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尤其是他的《太玄》一书,被认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
扬雄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在辞赋领域的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巨大影响,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